2005年10月26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九版:读图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如浴春雨
浙江省首届未成年人读书节剪影
本报记者 汪嘉林/文 王志浩/摄

  早在半个月前,记者就从浙江图书馆宣传部主任张琰处了解到,为了给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他们将举办为期一周的首届浙江省未成年人读书节。
  10月22日一个金桂飘香的周六下午,浙图广场上聚满了叽叽喳喳的孩子,读书节热热闹闹地开幕了。平日里忙于工作的父母们此时都静候在一边,喜滋滋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广场中央或舞文弄墨或在同龄人中慷慨激昂地发表“真知灼见”。
  张琰告诉记者,已有相当一批形式多样的活动先于开幕式前展开了。“从现在开始的每个双休日都将有一场名校校长的讲座,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可以免费听讲。本月28号我们还将在省未管所举行一次‘知识改变命运’的演讲比赛。策划了那么多活动,我们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鼓励全省900万未成年人多读书,读好书。”
  “任何一项活动都将与‘读书’这一主题紧紧相扣,开幕式也被设计成了一个赠书仪式,而获赠的就是那些来自育才实验学校的外来务工者子女。”在张主任的指点下,记者看到了一群统一着装的孩子们。
  那一张张小脸看起来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他们中的一些大概还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面对记者的照相机镜头还显得有些害羞。“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忽然,从主席台上传来了一阵稚嫩的宣誓声,100多名孩子一下子齐唰唰地举起了右手……
  这边的开幕式还没有完全结束,那边的广场活动就已经开始了。设在广场中央的未成年人读书格言书法表演显得尤其显眼——一排长桌将10几个手持毛笔的孩子围在了中间,边上挂着他们刚刚书写完毕的格言警句。
  来自杭州朝晖四小的陈宙韵似乎是特别“老成”的一个,当周围的孩子正在书写“知识就是力量”或是“我读书,我快乐”这些耳熟能详的格言时,他却在宣纸上写下了“知识因传播而美丽”。趁着小宙韵刚刚写完休息之时,记者和他攀谈了起来。陈宙韵一脸严肃地告诉记者:“知识要是不传播就没人知道,没人知道就不能造福人类……”
  虽然“浙江省十佳家长咨询”服务台和“与教育专家面对面”服务台都设在比较冷僻的地方,但还是被那些寻求“教子良方”的家长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当记者循声而至时,一位母亲正在大声向教育专家蔡亚萍询问:“孩子不愿意看名著,只喜欢看漫画书该怎么办?”
  而对于爱读书的孩子们来说,最感兴趣的活动要数“读者图书交换、捐赠活动”了。育才实验学校的外来务工者子女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除了在开幕式上获得了读书节组委会赠送的图书外,每个孩子只要在服务台里签个名就能再获赠一本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省100位充满爱心的作家还给孩子们推荐了一张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200多本书目将不日张贴在浙图大厅内供孩子们选择。